English

年轻人怎样看“酷”

1998-09-08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据《大地》杂志报道,当《泰坦尼克号》浩浩荡荡地开进中国航线,里奥纳多那张微微有点倦怠,充满了现代的矛盾与不和谐,透露着涉世未深的不安和困惑的“酷相”,真正引爆了中国都市另类的新纪元——扮“酷”。

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1997年以来在京、沪两地进行了一项探索性研究调查,将视点集中在1978~1984年中国内地出生的城市青少年。在510位受访的青少年中,5%的调查对象经常用“酷”这个字眼,19%的调查对象有时用“酷”这个词,41%的调查对象偶尔用这个词,有35%的人从不用这个词。三成多的调查对象表示喜欢“酷”的东西,表示一般的为46%。他们认为“酷”是有自己的个性、见解,举止风度带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气质,接近于帅,或者是很前卫的那种男孩和女孩,也可以应用在那些功课特别出色,吉他弹得特别好之类的佼佼者身上;也有人认为“酷”代表着一种冷,一种高仓健式的孤傲或王杰般的忧郁等。

而在“你认为内地和港台最酷的影视明星是谁”的调查中,香港的男明星几乎一统天下,刘德华以14%的比例独占鳌头,成龙以5%居第二,以下依次为周润发、郑伊健、林志颖、郭富城、张信哲、周华健。前8位几乎全是以青春偶像定位的男明星,香港对内地大众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。

“酷”是一个舶来的词汇,英文为Cool。“酷”从美国出航,原意为冷,后指一种冷艳有个性的样子,几乎可算得上是国际上流行的口头禅,但“酷”也有脱离现实、不通人情的不良倾象。而“引进”中国后,“酷”先是从影视歌三栖舞台中出现,歌星影后的英俊、潇洒、冷面、反叛……成为最好的注解,一改中文诠释的“残酷”、“严酷”等含义,而是演绎成一种时尚的感叹惊呼,特别为一些青少年所喜爱。

其实,冷漠的“酷”是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下产生的孤独感、挫折感和焦虑感等痛苦心情的“克隆”,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“病态”;它是人类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形式,而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却“一不留神”做了青少年一代扮“酷”的偶像。

摘自《精品购物指南》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